前不久,一則鄭州生態園被建筑垃圾蠶食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據報道介紹,在河南鄭州市邙山生態園中,每至深夜,就有大量渣土車,滿載建筑垃圾,往生態園中山溝里瘋狂傾倒,一處百畝面積、幾十米深的山溝,不到一個月被填平,樹木遭到“滅頂”掩埋。事實上,像這種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也不是個案。有專家認為,要解決建筑垃圾傾倒問題,不僅是要找到好的建筑垃圾處置辦法——將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更重要的是將建筑垃圾資源化納入法制化軌道,從頂層設計上解決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無法可依,執法不嚴、監管缺失的亂象。
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缺乏法律規制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管理立法主要有《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1992年)、《清潔生產促進法》(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修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2005年)以及一些地方性立法。此外,《循環經濟促進法》《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也涉及建筑垃圾的管理問題。
但是,我國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相關立法還處于初級階段,雖已初步體現出循環經濟的思想,但在法律規制中還存在立法理念相對滯后、立法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在法律實施中還存在監管機制不協調、管理機制不完善、責任制度不合理、激勵制度不健全以及參與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在立法理念上,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立法理念主要從“防止污染環境”“保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為目的,對于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重視程度不足。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是有關建筑廢棄物的專門性規章,卻以“保障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為主要立法目的。
在立法體系上,沒有形成全面、專業化的建筑垃圾處置法律法規體系。不同層次的建筑垃圾資源化立法,存在著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區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是我國僅有的一部關于建筑廢棄物的專項立法,但該規定只是一個部門規章,在效力層級上有些偏低。
在具體管理制度上,還存在監管部門權責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如:目前我國涉及建筑廢棄物管理的部門主要有建設部門、城管部門、環保部門、公安交通部門等。但由于牽涉部門多,權責不清,致使“管理上存在盲點,職能上缺乏連貫。縱觀我國現有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管理制度、公眾參與制度、激勵制度等。但在實踐中,由于缺乏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法律制度配套的實施細則和標準,建筑垃圾資源化之路還在披荊斬棘。
相比發達國家,無論是全國性立法,還是地方性立法,我國建筑垃圾立法還是有不少差距。發達國家建筑垃圾資源化立法將可持續發展確立為環境保護立法的指導思想,在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立法結構上,層次清晰,結構嚴密,形成了比較全面的法律體系。以日本為例,日本形成了由以《環境基本法》為基礎,以《推進形成循環型社會基本法》為綜合法,以《容器和包裝物的分類收集與循環法》等為單項法構成的完備的循環經濟立法體系。并配以具體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的法律制度。